吉利富士康牵手新能源
尽管目前仍处在接洽阶段,但是横跨海峡两岸的这两家企业——吉利汽车(HK-0175)和富士康(HK-2038)的“牵手”,可能让他们的同一个对手比亚迪更警觉起来。一个是电子代工领域的宿敌,一个是汽车市场的劲敌,当他们都希望联合起来搞电动汽车时,无异于在向比亚迪“宣战”。
经济观察网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吉利汽车与富士康的确就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项目上有过接洽,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双方将重点围绕电动汽车项目开展合作。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了上述消息,而富士康方面则表示“暂不作回应”。
吉利“提前布局”
“目前与富士康还是在接洽阶段,并没有就合作具体内容达成协议,但双方探讨的方向肯定是新能源汽车,说得更具体一点主要就是电动汽车。”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与富士康的合作接洽仍在进行中,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何时能达成书面协议。
记者从吉利内部了解到,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健目前仍在台湾出席某场经济论坛活动之余,参观了数家台湾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其中不乏像裕隆汽车、联电集团和信昌机械等当地知名的零配件供应商,以便为吉利未来的新能源和汽车电子战略的实施提前铺路。
“公司现正与富士康多次接触,积极探讨以新能源车为主的各种合作项目。”杨健在接受台湾当地媒体采访时也证实,已分别与富士康集团、联电集团接触,将发展新能源车与智能汽车。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为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的母公司。
在去年完成对沃尔沃轿车的收购后,吉利汽车已经成为国内风头正劲的民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过,与其果敢大胆的海外并购战略相比,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一直秉持理性和务实姿态,例如,吉利并没有像其他对手那样,投入巨资研发电动汽车,并高调给出量产时间表。
对于与富士康洽谈合作,杨健向媒体解释称,富士康的强项在电机方面,而电机是电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他表示,已与富士康集团有过多次接触。杨健说,新能源车在未来五年内量都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但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与富士康合作,是为吉利未来的电动车战略提前布局。
富士康谨慎回应
不过,对于与吉利洽谈合作一事,富士康方面的回应则相对谨慎。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刘坤昨日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注意到媒体的相关报道,但是目前“不便做任何评价”。
然而,富士康母公司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则去年11月初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确认,他本人已经和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洽谈双方在新能源以及汽车电子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郭台铭还大赞李书福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企业家”,以此来显示二者的合作诚意。
一位长期关注富士康在大陆发展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依托后者在电池和电机两方面长期积累下的技术优势,在联合生产电动汽车项目上富士康成功“牵手”吉利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富士康可以成功转型到汽车领域,尤其是未来前景被看好的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富士康也可以借此狙击老对手比亚迪。”
实际上,在产业布局上,富士康一直以来都在尝试向汽车领域渗透。早在四年前,富士康就首次明确表示将进军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当年,富士康斥资超过10亿美元分别在辽宁设立新工厂,主要投资涉及精密数控机床、纳米铜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项目等。
据一位熟悉台湾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人士介绍,发展了30余年的台湾零部件产业,在系统化零部件制造、电子控制器及车用电子领域等方面比大陆汽车产业更有优势。尤其在GPS导航系统、CAN-BUS总线、防盗系统、车载TV、集成电路等汽车电子产品一块极具优势,而后者正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支撑性技术。
复制“戴姆勒+比亚迪”模式?
虽然双方仍处于接洽阶段,不过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基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良好成长性,尤其是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化浪潮的大力支持,以及吉利对于电动车核心技术突破的渴望,富士康联手吉利造电动汽车的设想,从理论上“完全行得通”。
但是,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双方将以何种模式开展合作?
一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初级的合作模式就是传统的“整车厂+零部件商”模式,即吉利汽车引入像富士康和联电集团这样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并由后者提供符合吉利电动汽车产品需要的电池、电机甚至是电控系统等核心组件。这种合作操作起来很容易,但是合作层次比较浅。
另外一种模式则可以借鉴“戴姆勒+比亚迪”在电动车项目上的合作。即由双方(甚至是多方)组建单独的电动车合资企业,并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车品牌,依托各自的优势谋划电动车的商业化未来。在“戴比”合作模式中,由戴姆勒提供整车平台,比亚迪提供电力驱动和控制系统,但是品牌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合资公司。
毫无疑问,后一种模式是同时涉及到资本、品牌和技术的深层次合作,但是相对而言操作起来就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前期沟通洽谈达成一致的问题也很多。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吉利汽车而言,不管采用哪种合作模式,由于此前在电动车技术研发上的积淀并不深厚,与富士康合作一方面既可以弥补自身在电动车核心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散在尝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的投资风险。
吉利目前有IG太阳能电动车、EK-2熊猫高性能电动车、GPEC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及GSG吉利智能启停系统等新能源车型,但考虑到新能源车成本仍然偏高、鼓励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尚未完全到位,盲目投产新能源车必将面临较大市场风险。因此,吉利上市新能源车型都还处于展示阶段,少有量产车推出。